Saturday, November 1, 2008

什么是节令鼓?

节令鼓的概念来自于陈再藩及陈徽崇老师。 1988 年马来西亚第 9 届全国舞蹈节的开幕礼上, 两位陈老师设计了 9 面大鼓的表演,一发不可收拾, 不只让开幕礼变成了表演的一个项目, 连续表演了两天,更促使了节令鼓的诞生。 “节令鼓是一个过节的鼓”, 这是两位陈老师的情怀。 1988 年于逾百年历史的柔佛古庙前, 12 名新马著名书法家赋予节令新生命, 24 名宽柔中学军铜乐队队员,敲响了由中华公会捐赠的单面大鼓。 浑厚振奋的鼓声充斥着全场,有人欢呼, 有人热泪满眶, 仿佛百年来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。

节令鼓的英译为“ Festive Drum ”。尽管节令鼓的翻译各自精彩, 由于它是一个过节的鼓,所以陈再藩老师便倡议以 “Festive Drum” 作为节令鼓的正式译名, 而不以音译为名。

“鼓” 的概念据说在 8 千年前便已经产生, 而比较细致的节令概念是在先秦时期才形成。 根据中国的追溯,当时还有一套特定的鼓以及鼓谱,用来向天下公告节令。 但是这门“活动”已经不存在了。 2004 年春节,沉寂近百年的北京鼓楼, 25 面鼓再度被敲响; 晚上 11 时 57 分, 鼓楼敲响《二十四节令鼓之冬》乐章,鼓声于零点结束。 这与新马各地的节令鼓是一个美丽的交叉点。 各有不同的起点, 各有各的精彩;一个是追溯远古的篇章, 一个是移民地的文艺复兴。

我们现在使用的节令鼓是最为普遍的狮鼓,用意就是要象征我们华人的普及。 结合了书法、 武术、 舞蹈、自创的既现代又传统的鼓乐, 华族打击乐有了新的篇章。 节令鼓和华乐打击组虽然不同,但是不但不冲突, 反而更形成双轨发展, 让华族文化更加繁荣。 目前马来西亚大约有 70 支节令鼓队,新加坡不下 10 队;同时也有听闻巴西、中国、 美国、 日本、 瑞士、 台湾以及泰国都有节令鼓队。

节令鼓是一个为新马华人文化而创的鼓队, 它的力量来自于人们。 有了大众的支持, 我们的成绩与日迈进。 要是没有新马文化上的相近, 节令鼓当时又怎么能敲响? 更不用说现在, 还有将来。

No comments:

24 festival drums

24 festival drums